2023年3月2日 星期四
2022年8月26日 星期五
孩子吃飯慢、含飯大哭!羅寶鴻:「1不7要」原則,打造用餐好氣氛
孩子吃飯慢、含飯大哭!羅寶鴻:「1不7要」原則,打造用餐好氣氛
2020-11-03 00:00 更新:2021-02-25 17:53
by 親子教育專家 - 羅寶鴻
孩子吃飯吃很久,總是有一口沒一口的吃,感覺不是吃不完,只是不想吃。吃飯過程,一直想要找別的事情來做,不是離開椅子來跟大人討抱抱,就是走來走去東摸摸西摸摸,但就是不想吃下一口,導致家長越來越沒有耐性。吃飯遇到的狀況開始讓家長越來越有壓力,有什麼比較好的方法可以改善?蒙特梭利教師羅寶鴻,將在本篇文章對家長的提問進行完整解說。
Shutterstock
在幼童飲食方面,許多家長傷透腦筋。
你是否也有過相似困擾:孩子吃飯過程總是慢吞吞不專心,反而時常轉移注意力去做其他事情,就是不吃飯!就算試過約定時間法,孩子對於吃飯約定時間仍非常抗拒,每次聽到要計時了就開始生氣或哭。時間到了,要把食物收走,孩子更會強力抵抗,親子雙方都備感壓力。
其實「吃飯的問題」是很多孩子在6歲以前都有的,更是親子教養問題榜上排第一名、最多人感到困擾的難題。對於3歲的孩子,表現更是直接。他們不會「掩飾」,當他不想吃的時候您若硬要他吃,其實對彼此都會很辛苦。
但通常到了小學以後,這問題就會顯著改善。對於吃飯,我一直以來的建議是:吃飯是生理議題,孩子不想吃的時候就不要強迫孩子吃。
若「強迫餵食」,孩子在壓力下會產生以下「四種常見負面情況」
狀況一:孩子抗拒約定吃飯時間、聽到要計時就開始生氣或哭
強制要求孩子要在限定時間內吃完食物,會讓孩子覺得,一到吃飯時間就會跟爸爸媽媽關係不好,會因為被要求、被控制,而感到自己是不好的、沒價值(沒有歸屬感和價值感)。
狀況二:若把食物收走,孩子會強力抵抗
大人在收走孩子食物時,可以檢視自己是否「和顏悅色」(但通常都不會),所以在當下被剝奪吃飯時,會感到自己「失敗了」、「不是好孩子」,孩子不喜歡這種感受,就會出現「強力抵抗」的情況。
狀況三:知道沒吃完飯就不能吃點心,開始生氣難過哭泣
吃不完就不能吃水果、點心,這是大人普遍會用來處罰孩子沒吃完飯的行為,孩子不但會難過,而且會覺得「因為我沒做到大人喜歡的,所以大人也不給我做我喜歡的」,但這樣到底對孩子會有好的影響、還是不好的影響呢?他下次會因此把不想吃的飯吃完嗎?這是大人需要觀察的,若無效,持續用這種方式可能會增長孩子吃飯時的負面情緒。
狀況四:孩子不吃飯,總是會離開座位跟大人討抱、走來走去東摸西摸、找其他東西來分散注意力,就是不想吃下一口
因為不想吃飯,但內心希望爸爸媽媽不要生氣、是關愛他的,所以就會在吃飯時間常跟大人討抱,並藉由東摸摸西摸摸、拿這個拿那個,來「打岔」與紓緩不想吃飯而感受到的壓力。
這些都是孩子吃飯時感到壓力下會產生的普遍不當行為。長期下來,更會削弱孩子內心的歸屬感與價值感,逐漸讓他在其他日常生活事上出現尋求過度關注、權力鬥爭,甚至報復、自暴自棄等行為。因為每天孩子都要吃飯,而且一天起碼有三餐,所以這件事情也會對孩子影響比較深遠。
大人可以改善的方向
1.讓孩子參與一起製備食物
這是蒙特梭利環境常做的事,因為這樣能讓孩子身體力行參與製作食物,增加孩子對各種食物的感官認知,讓孩子對食物更有興趣,對進食的接納度也相對提高。
2.給予孩子有規範的自由
等到孩子再大一點(四歲左右),可以開始讓孩子在有規範的前提下,以「自助餐」的方式,自行決定自己要吃多少。讓孩子學習自己盛飯盛菜,決定自己要的量(自由),但每一樣菜都要夾(紀律)。
當成人把「自主權」歸還給孩子,往往孩子就會慢慢學習如何為自己「負責任」,這是蒙特梭利環境的做法,在比較民主自由的教育環境下,孩子對吃飯比較不抗拒,漸漸吃飯時心情也會比較輕鬆。
3.不要無限延伸吃飯時間
3到6歲孩子吃飯時間維持在半小時到40分鐘左右就夠了,大人不要因為期待孩子吃光,就一直把時間延長(有些大人甚至把吃飯時間延長到快2小時),這樣耗對孩子大人都是很負面的經驗。
ps:若是孩子自己盛的,我們可以要求孩子必須吃完,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。但如果是由大人盛飯的,時間到了,孩子還沒吃完,可以詢問他想不想繼續吃,不想吃就邀請他離開,但不要用兇的、威脅的、恐嚇的。不然,他會說要繼續吃,但結果還是耗在那沒動作,讓您更生氣。
4.對於較小的孩子,大人注意不要一直「強迫餵食」,或追著孩子跑邊走邊餵
若孩子吃很少,您希望孩子多吃一點,您可以給他建議,但還是由他自己做最後決定。同時,注意您的建議是否帶著「強迫」他必須吃完意味。
若他還是不吃,可以有兩種做法:
a. 讓他經驗自然結果,下一餐才能吃。
b. 基於成人的不安,讓他吃其他東西。
但不建議:
c. 「對不起,你如果沒吃完飯,就不可以離開桌子~」
對於比較大的孩子,不要威脅孩子如「不吃完就不准離開」、「沒吃完就不能玩玩具」等方式。我見過有些孩子為了對強迫餵食的大人消極反抗,結果還養成「含飯」的壞習慣。
5.盡量讓孩子自己嘗試
用餐時,若孩子想吃,一開始盡量讓孩子自己動手吃(不要怕弄髒),從小培養他照顧自己的獨立。若他一開始就根本不想吃,如何引導也無效,對一個3歲孩子來講,可能就是他不餓、不喜歡某些菜色、或有其他身心理因素。
6.在吃飯時給予孩子正向語言,會遠比使用負向語言好
當你覺得孩子吃得慢、只吃了一半時,其實換一個角度來看,孩子已經很努力,吃了一半了!
嘗試多使用正向語言如:
肯定句:「媽媽看到你已經吃很多了耶!」
鼓勵句:「我感覺你已經很努力了,加油喔!」
鼓勵句:「再努力一下,等一下就有點心囉!」
避免負向語言:
質問句:「你怎麼每次都慢吞吞呢?」
質問句:「吃這麼久才吃一點點,你到底怎麼了?」
威脅句:「你再不吃完我把飯收起來,你等一下就沒有點心!」
其實,吃飯是生理本能,孩子想吃就會吃、不想吃就不會吃;吃飯的不好習慣,很多時候都是大人強迫而來的。
7.吃飯要在愉快的氣氛下進行,孩子才不會有壓力
怎麼讓孩子用餐時間愉快沒壓力,是讓孩子吃得好、吸收好的最重要關鍵;「體重、身高、胖瘦、成長曲線」固然重要,但若我們使用正向的方法來幫助孩子,相信會比負向方式更有效果。
很多時候家長會規定孩子一定要吃完,但其實這樣只會在用餐時間製造更多的不愉快,以及產生更多對立,吃飯應該是一件自然、快樂的事情。孩子若生活有規律,若吃飯有自主權(如上述方式),很多問題可以減少。
怕的就是成人不斷地控制,最後讓孩子失去吃飯的自主性、失去進食的欲望。
我的建議大致是如此,希望對各位家長有幫助。
生活自理能力勝過課業學習,資深教師4大方法,陪孩子輕鬆迎接小一
生活自理能力勝過課業學習,資深教師4大方法,陪孩子輕鬆迎接小一
- 文/ 葉惠貞
- 2016-09-01 (更新:2021-08-17)
- 瀏覽數54,277
即將開學了,小一新鮮人將背起嶄新書包,走進全新的校園,開啟新階段的學習。儘管之前家長已不斷對小一新生打強心針做精神建設,但一開學,孩子們仍會有狀況百出的時候。台語有句俗話:「傳勒等就不必剉勒等。」這句話說明了預做準備的重要性。
小一新生首先面臨的變化就是學習環境大不同。幼稚園是木質地板,主題性且開放式的學習環境,小學則是結構式的環境,一人一套固定的桌椅;午睡不再是在冷氣房裡舒服的躺下來,而是感受自然風、趴在桌面休息。
再者,作息以鐘聲為標準,這讓孩子們最感新鮮,鐘聲一響,成群的衝出教室,在校園裡又叫又跳;鐘聲再響,又成群的驚聲尖叫,跑回教室,在這過程中衝撞跌倒受傷的情事便常發生,因此,「安全」也是小一新生要學習的課題。
此外,學習型態的改變,如下課才能喝水上廁所、課堂中不能隨意走動、固定學科的學習,以及每日家庭作業習寫、聯絡簿的抄寫等,都讓小一生面臨新考驗。而友伴分離的焦慮以及親師關係的改變,孩子要從「立即獲得」到「學習等待」,關關都要調適。
以下提供一些具體作法,希望幫助親子攜手踏出穩健成功的第一步。
1.早睡打敗起床氣,早餐吃飽有元氣
這句話是老生常談,但最重要,卻也是許多家長做不到的。父母都希望孩子長高長壯,睡飽吃好是最基本的條件。根據研究顯示,睡眠影響認知發展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計算,多少小時的睡眠才夠隔天的腦力體力支用,孩子需在幾點起床才會有充裕的時間盥洗換裝、在家用完早餐,以及安全的車程路程準時到校。
我建議孩子能比校方規定最晚到校時間提早10至15分鐘到,這樣他可以從容和父母說再見,悠閒走進校園教室,輕鬆交作業,拿出學用品,甚至有餘裕以閱讀開展美好的一天。
2.生活自理能力勝過課業學習
課桌椅、置物櫃的空間整理,學用品的整齊置放,衣服的穿脫吊掛等,都是小一生在班級裡的生活功課。孩子能夠打理好自己,學習將更得心應手。家長可善用口訣來指導孩子,例如抽屜籃的使用是「書脊向自己,大書在下,小書在上」,書脊面向自己,孩子可以看清楚課本名稱,大書在下,小書在上,才能讓書本擺放井然有序。
找書時,「抽屜籃,拉一半,只拿需要那一本」、「說話要舉手,點到才開口」,這提醒孩子課堂中發言要舉手,等老師點到時才發表,才不至於造成打擾課堂秩序、不守規矩的不良印象。「一前一後扭抹布,先溼後乾擦桌面」,乾溼抹布的交替使用,才能讓桌面乾爽。
3.學習要從有趣走向有效
小一語文課程先是10週的注音符號,繼之國字的學習。注音符號對孩子來說是抽象的符號,家長可以多利用生活環境引導學習。例如讓孩子找找家中的家具用品「躲著」哪些注音符號,魚缸外形像「ㄩ」,菜刀的形狀像「ㄉ」,吹風機的長相像「ㄕ」等,化抽象為具體;或和孩子一起用身體語言扭擺出注音符號。
4.陪伴與鼓勵是孩子進步的不二法門
家長要常和孩子聊天,鼓勵他分享學校裡有趣或有意義的事,許多新的字彙觀念就是這麼自然學來的。在與孩子的談話中,父母要多表現正面性、鼓勵性的話語,例如:「小學校園更大、更美麗喔」、「圖書館裡有更多的書」。再者,心理學上講「比馬龍效應」(Pygmalion effect),也就是期待效應,多對孩子說讚美肯定的話,例如:「你好棒,你一定可以做到」,孩子也會長出勇氣,變成你所想望的那樣。孩子在家的優異貼心表現,家長也可利用聯絡簿讓老師知道,促進正向循環。提升自信,就能加強適應力。
「上小學」是孩子的人生大事,穩定的情緒與安全感,比起分數和考試來得重要,這階段的孩子是「鍾情而反抗」的年齡,熱情好奇,也固執自我,但每一個新的開始,都是祝福的契機。所以,關愛孩子,請用更多的愛心、耐心與信心,引導他穩健的走過這一段成長的路。
葉惠貞——政大教育系畢業,新竹教育大學語文教育碩士。現任新竹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教師、新竹教育大學兼任講師,教學幽默風趣,擁有豐富的研習演講經驗,除了親職教育之外,特別擅長語言閱讀教學,以及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等。」
孩子不是「不好」,只是「還沒準備好」,父母的安定,將是孩子最沉穩的依靠
孩子不是「不好」,只是「還沒準備好」,父母的安定,將是孩子最沉穩的依靠
2020-08-27 00:00 更新:2020-08-28 11:36
by 王佑筠
9月,對大部份的人來說,不過是日曆的更替,但對小一新鮮人的爸媽來說,內心交雜著期待與擔心。看著孩子逐漸長大,進入全新的學習階段,承擔著不安,放手讓孩子去體驗更寬廣的世界,是一種很難的愛,也是一種夠好的愛。
Shutterstock
再過幾天就是9月了,對大部份的人來說,是日曆的更替;而對小一新鮮人的爸媽來說,是什麼呢?
是期待,期待孩子在知識面的成長
你開始購入協助孩子學習時需要的書籍與文具,你或許會想著注音符號的書寫你是相當有把握,但你仍忍不住在手心寫下「ㄅ」,確認一下筆順是否與現在的教學一致。你期待,孩子即將在知識面踏上新的領域,而你也期待自己是孩子能放心檢索的地圖。
是盼望,盼望孩子在社交面的拓展
新學期的分班已經確立,你聽說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,會想要去找幼稚園同班、小學也同校的朋友一起玩,所以你嘗試探聽幼稚園的同學是否有同班;你想著新的班級是否也有友善的同學;你觀察社區已經上小學的小朋友們,都在玩什麼遊戲。你盼望,孩子即將在社交面開啟嶄新的連結,而你也盼望自己是孩子不離不棄的夥伴。
是規劃,規劃孩子在生活面的獨立
小學一年級,彷彿是一個新的身份認同。你看過許多教養書,常以「學齡前」、「學齡後」做為區分,而小一就是一個明確的分水嶺。你猜想著,小一了,要自己睡覺嗎?於是你一邊摺棉被,一邊整理出一個可以獨立睡覺的位置。小一了,要自己整理書包嗎?於是你一邊清出書桌的空間,一邊在牆上貼上便利貼,寫著要放在書包的東西,寫著回家要做的事情。你規劃,孩子即將在生活面脫下稚氣的外衣,而你也規劃自己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。
是擔心,擔心孩子適應時面對挫敗
僅管孩子會熟練的說「ㄅ,爸爸的ㄅ」,但孩子的ㄆ還有ㄡ還是會搞混,ㄢ跟ㄤ還是分不清楚,你不禁擔心孩子能否跟上學校的速度。僅管孩子在開學前,跟同齡孩子打成一片,但是當你聽到孩子被告狀時,不禁擔心孩子能否遵守遊戲的規則。你擔心,孩子可能在適應期需要迎向風雨,而你也擔心孩子是否知道,你是他隨時可以停靠的港灣。
也或許是等待,等待孩子在心靈面的成熟;也或許是未知,未知孩子如何解決生活難題。各種感受,盡是父母愛的別稱,而我試著用「心態」(mindset)去承接這些感受。
心態由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‧杜維克(Carol S. Dweck)博士所提出,她研究出擁有「定型心態」的人,相信成果只能二分為成功或失敗,她比喻『在定型心態下,你不是一個在製品,你是成品。成品必須保護自己,成品只會悲嘆、歸咎,就是不會設法掌控情況』。而擁有「成長心態」的人,則相信藉由努力、持續累積經驗、整合他人的幫助,可以不斷的改變與成長。其核心概念是「還沒」(not yet),不是做不到,只是還沒做到。
再過幾天就是9月了,小一新鮮人的爸爸媽媽們,總覺得自己準備不夠嗎?讓我們一起,在工作忙碌了一天,家務整理完的時刻,在那夜深人靜以後,或孩子還停留在好夢的天光之前,透過以下三個步驟,協助自己安定下來:
1.以平衡的觀點觀察自己內在的想法與感受,不嘗試否認或放大,讓它們像流水一樣經過。
2.觀察身邊許多小一新鮮人的爸爸媽媽們,發現你並非一個人承擔各種情緒的交疊,大家正並行在這條路上前進。
3.善待孩子與自己,也許開學的前夕,文具仍不齊全,房間仍亂成一團,別急著論定誰的懶惰與貪玩,我們現在知道並非只有「準備好了」與「沒準備好」。面對挫折與不足,請試著保持溫暖與接納,或許我們可以輕聲的安撫孩子與自己「慢慢來,只是『not yet』」。
如果你是小一新鮮人的爸爸媽媽,而你正經歷各種情緒,不妨按著步驟嘗試。
你可以相信,你的安定,將是孩子最沉穩的依靠。(原文由作者王佑筠臨床心理師和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粉絲頁授權)
作者簡介|
王佑筠臨床心理師。 現任:新田及初色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、桃園特教團隊臨床心理師。專長: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,親職諮詢/親子溝通,自閉症幼兒家長訓練。
小一老師的開學前提醒:別把國小生當幼兒園孩子教
小一老師的開學前提醒:別把國小生當幼兒園孩子教
2018-05-24 00:00 更新:2021-06-21 16:16
孩子即將要上小學了,你的心是否七上八下,當你正焦慮不知該替孩子挑選哪一家的小一先修教材預習時,國小老師們提醒,最該替孩子預備的應該是能進入好好學習狀態的4大基礎能力。
上小一前,要讓孩子練習整理自己的書包,知道什麼是自己的責任。照片:劉潔萱
每年此時,家有小一新鮮人即將面臨「轉大人」的關鍵期,家長總在此時焦急的四處打聽:入小學前該上「小一先修班」、「正音班」嗎?在關心孩子認知學習銜接時,其實,國小老師最常看到小一孩子的適應問題是:大小肌肉協調性不佳、走路會撞倒別人的水杯、吃飯掉得滿桌子飯菜、聽不懂指令、動不動小霸王脾氣上身,甚至無法完整表達一句話。
若沒有具備相關能力,孩子反而無法在小學生活中「進入學習狀態」。3個孩子的媽、彰化縣原斗國小老師林怡辰提出警訊:「幼小銜接」不是一個暑假的功課,而是學前階段每日生活的累積,家長應放手讓孩子練習,勿讓小學生「幼兒園化」。
為了讓小孩能順利的銜接小學生活,這個暑假,家長要做的恐怕還不是急著讓孩子練習注音、寫字能力,而是協助他們奠定能進入好好學習的4大基礎能力。
以下是資深國小老師提供給家長的建議:
1.不插手,讓孩子做自己能做到的事--訓練肢體協調能力
小孩如果活動量少,從大肢體動作到精細動作的協調性都普遍不佳,手眼協調度也不行。因此,教室內,孩子的鉛筆盒常會連續掉3次以上,也不會調整;一天到晚東撞西撞受傷,成為保健室常客;每次經過老師的桌子會碰撞掉下東西,踢掉老師電腦的插頭,更重要的是,自己渾然不知。這類型孩子很容易常常造成別人的麻煩,自我價值也低落。
林怡辰建議,每週要固定安排帶孩子外出運動的時間,在家中,必須有意識的讓孩子在他能力可及的範圍內,自己完成事情,大人盡量不要插手,例如:讓孩子自己拿東西、自己穿脫衣服、甚至是自己倒水,縱使打翻了,也是一種學習。退休國小老師陳純純則說,讓孩子練習「折返跑」是不錯的練習,這並非在訓練選手,而是讓孩子學習「跑到哪要停下來,然後再跑回來」,一方面學會聽指令,然後控制自己身體。
2.培養孩子用完整句子對話--訓練語言表達能力
忙碌的家長們,你有算過,一天和孩子講到幾句話嗎?現在很多家庭,孩子可能在家是沒有人跟他們講話,或是親子間的對話都只流於單詞,不會講完整的一個句子。例如:「今天想吃什麼?」「義大利麵」、「那個好吃嗎?」「嗯」。林怡辰指出,此種「日常用語的破碎化」情形會影響孩子上小一後的口語表達,無法清楚自己的想法,造句不會造,甚至影響課文中的書面語言理解。
親子共讀是培養語言表達能力最好的方式,大量的聽讀,可以增加表達的字彙,過程中,家長要有意識的與孩子用完整的句子對話,「你可以把這個故事再講一次嗎?」 「你的感覺是什麼?」 「你認為這樣好嗎?」 也提醒孩子回答要把一句話講完整,這樣的練習,才能讓語言從表達進入到思考層次,這也有助於日後國文課中的造句或寫作。
3.讓孩子開始做家事--打造生活自理能力
「現在小學生很多不會拖地不會擦桌子、不會擰拖把不會擰抹布,拖過的地愈髒,掃過的地等於沒掃…...」林怡辰在臉書上如此寫著,這還不是指低年級,連高年級孩子也很常見。陳純純也說,若小學營養午餐出現芭樂,很多小孩是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吃,因為過去在幼兒園以及家裡,芭樂都是切片去籽的。
生活自理能力的養成可以從放手讓孩子練習做家事開始,最重要的是,要讓孩子知道,什麼是他的責任。例如:整理自己的玩具。很多時候孩子收東西是東漏一個、西丟一個,此時,家長不是要幫他收拾,而是詢問:「有沒有還沒收到的玩具呢?」這樣的練習,可以避免上了小學,老師要求訂正作業,總有孩子改了這題、那題又沒看到。
4.練習聽指令、專注於完成任務--訓練專注力
進入小學後,專注能力是相當重要的學習基礎。聽懂老師的語言,並且能專注在被交付的任務上(例如:現在要抄聯絡簿),忽視與任務無關的干擾(例如:身邊同學的嬉鬧行為或教室外的聲響)。或是,在上課時間專心聽講,在班級活動時能依循規則與指令完成工作等,對孩子而言相當重要。專注力的練習,讓孩子在家中從練習專心聽別人說話開始,眼睛要能注視著爸媽,把指令聽完,對於交付的任務,能重新敘述一遍,確實知道對方說了什麼。除了會聽指令,也要讓孩子練習專注的完成任務,例如:拿一個杯子去給奶奶,你會發現,孩子光拿個杯子過去,中間他就會分心做很多事情。
許多家長擔心,小學一堂課要40分鐘,幼兒園剛畢業的孩子如何能坐得住?陳純純認為,家長不妨陪著孩子坐下來閱讀,從讀一個字到可以讀一個句子,讓他能專注在某一件事情上,先持續5至7分鐘就好,這是一個6、7歲孩子正常的專注力時間。不必一開始就要逼著坐足40分鐘,更重要的反而是先教導小學課堂上的規矩,上課不能隨意走動、隨意躺下、想要上廁所或有意見要舉手發言等。至於,能否從5分鐘專注到40分鐘,她認為,這不只是孩子的責任,也是國小老師寫教案與教學的功力,當課程有趣,孩子自然更能投入於課程。
林怡辰則提醒,幼小孩子過度使用3C產品,習慣面對螢幕與接收聲光刺激的效果時,是影響課堂專注力的元凶。讓孩子放下手機、平板、少吃含糖飲食、充足運動,是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方式。
2018-05-24 00:00 更新:2021-06-21 16:16
孩子即將要上小學了,你的心是否七上八下,當你正焦慮不知該替孩子挑選哪一家的小一先修教材預習時,國小老師們提醒,最該替孩子預備的應該是能進入好好學習狀態的4大基礎能力。
上小一前,要讓孩子練習整理自己的書包,知道什麼是自己的責任。照片:劉潔萱
每年此時,家有小一新鮮人即將面臨「轉大人」的關鍵期,家長總在此時焦急的四處打聽:入小學前該上「小一先修班」、「正音班」嗎?在關心孩子認知學習銜接時,其實,國小老師最常看到小一孩子的適應問題是:大小肌肉協調性不佳、走路會撞倒別人的水杯、吃飯掉得滿桌子飯菜、聽不懂指令、動不動小霸王脾氣上身,甚至無法完整表達一句話。
若沒有具備相關能力,孩子反而無法在小學生活中「進入學習狀態」。3個孩子的媽、彰化縣原斗國小老師林怡辰提出警訊:「幼小銜接」不是一個暑假的功課,而是學前階段每日生活的累積,家長應放手讓孩子練習,勿讓小學生「幼兒園化」。
為了讓小孩能順利的銜接小學生活,這個暑假,家長要做的恐怕還不是急著讓孩子練習注音、寫字能力,而是協助他們奠定能進入好好學習的4大基礎能力。
以下是資深國小老師提供給家長的建議:
1.不插手,讓孩子做自己能做到的事--訓練肢體協調能力
小孩如果活動量少,從大肢體動作到精細動作的協調性都普遍不佳,手眼協調度也不行。因此,教室內,孩子的鉛筆盒常會連續掉3次以上,也不會調整;一天到晚東撞西撞受傷,成為保健室常客;每次經過老師的桌子會碰撞掉下東西,踢掉老師電腦的插頭,更重要的是,自己渾然不知。這類型孩子很容易常常造成別人的麻煩,自我價值也低落。
林怡辰建議,每週要固定安排帶孩子外出運動的時間,在家中,必須有意識的讓孩子在他能力可及的範圍內,自己完成事情,大人盡量不要插手,例如:讓孩子自己拿東西、自己穿脫衣服、甚至是自己倒水,縱使打翻了,也是一種學習。退休國小老師陳純純則說,讓孩子練習「折返跑」是不錯的練習,這並非在訓練選手,而是讓孩子學習「跑到哪要停下來,然後再跑回來」,一方面學會聽指令,然後控制自己身體。
2.培養孩子用完整句子對話--訓練語言表達能力
忙碌的家長們,你有算過,一天和孩子講到幾句話嗎?現在很多家庭,孩子可能在家是沒有人跟他們講話,或是親子間的對話都只流於單詞,不會講完整的一個句子。例如:「今天想吃什麼?」「義大利麵」、「那個好吃嗎?」「嗯」。林怡辰指出,此種「日常用語的破碎化」情形會影響孩子上小一後的口語表達,無法清楚自己的想法,造句不會造,甚至影響課文中的書面語言理解。
親子共讀是培養語言表達能力最好的方式,大量的聽讀,可以增加表達的字彙,過程中,家長要有意識的與孩子用完整的句子對話,「你可以把這個故事再講一次嗎?」 「你的感覺是什麼?」 「你認為這樣好嗎?」 也提醒孩子回答要把一句話講完整,這樣的練習,才能讓語言從表達進入到思考層次,這也有助於日後國文課中的造句或寫作。
3.讓孩子開始做家事--打造生活自理能力
「現在小學生很多不會拖地不會擦桌子、不會擰拖把不會擰抹布,拖過的地愈髒,掃過的地等於沒掃…...」林怡辰在臉書上如此寫著,這還不是指低年級,連高年級孩子也很常見。陳純純也說,若小學營養午餐出現芭樂,很多小孩是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吃,因為過去在幼兒園以及家裡,芭樂都是切片去籽的。
生活自理能力的養成可以從放手讓孩子練習做家事開始,最重要的是,要讓孩子知道,什麼是他的責任。例如:整理自己的玩具。很多時候孩子收東西是東漏一個、西丟一個,此時,家長不是要幫他收拾,而是詢問:「有沒有還沒收到的玩具呢?」這樣的練習,可以避免上了小學,老師要求訂正作業,總有孩子改了這題、那題又沒看到。
4.練習聽指令、專注於完成任務--訓練專注力
進入小學後,專注能力是相當重要的學習基礎。聽懂老師的語言,並且能專注在被交付的任務上(例如:現在要抄聯絡簿),忽視與任務無關的干擾(例如:身邊同學的嬉鬧行為或教室外的聲響)。或是,在上課時間專心聽講,在班級活動時能依循規則與指令完成工作等,對孩子而言相當重要。專注力的練習,讓孩子在家中從練習專心聽別人說話開始,眼睛要能注視著爸媽,把指令聽完,對於交付的任務,能重新敘述一遍,確實知道對方說了什麼。除了會聽指令,也要讓孩子練習專注的完成任務,例如:拿一個杯子去給奶奶,你會發現,孩子光拿個杯子過去,中間他就會分心做很多事情。
許多家長擔心,小學一堂課要40分鐘,幼兒園剛畢業的孩子如何能坐得住?陳純純認為,家長不妨陪著孩子坐下來閱讀,從讀一個字到可以讀一個句子,讓他能專注在某一件事情上,先持續5至7分鐘就好,這是一個6、7歲孩子正常的專注力時間。不必一開始就要逼著坐足40分鐘,更重要的反而是先教導小學課堂上的規矩,上課不能隨意走動、隨意躺下、想要上廁所或有意見要舉手發言等。至於,能否從5分鐘專注到40分鐘,她認為,這不只是孩子的責任,也是國小老師寫教案與教學的功力,當課程有趣,孩子自然更能投入於課程。
林怡辰則提醒,幼小孩子過度使用3C產品,習慣面對螢幕與接收聲光刺激的效果時,是影響課堂專注力的元凶。讓孩子放下手機、平板、少吃含糖飲食、充足運動,是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方式。
孩子準備好上小一了嗎?
孩子準備好上小一了嗎?
2009-08-20 00:00 更新:2019-08-26 14:40
by 李佩芬
從幼稚園步入小學,是孩子面臨生活大轉變的開始,父母該怎麼協助,讓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生活?攝影:楊煥世
短短兩個月,小一新鮮人得面對的生活型態與作息,與幼兒園大不相同。
步入小學,孩子得開始適應:鐘聲是作息的最高指導原則,下課才能喝水上廁所,上課不能隨意走動,學會注音符號後要開始抄聯絡簿,午睡是趴在桌面上休息……哇!怎麼頓時風雲變色?
別擔心!多位低年級導師與過來人父母,合力傳授實用教戰法寶,讓你把幼小銜接的「大階梯」,化為漸次向上的「緩升坡」,順利登頂小一。
法寶一:用正面字眼,描繪新環境
每個「新開始」,都是給予祝福的最佳時機。小一新鮮人即將面對「規律生活、正規學習」的日子,家長在日常交談中,多用「可以交到更多朋友」、「可學到更厲害的知識」、「操場更大」、「圖書館故事書更多」等正面語句形容小學,讓孩子期待小學生活的正向情感不斷滋長,減低害怕、焦慮的負向情緒。
法寶二:大手牽小手,校園走一走
建立環境熟悉度,是「穩定軍心」最有效方式。家長可以利用假日造訪校園,認識學校位置,以及教室、廁所等最常使用的場所。以廁所來說,由於小學多為蹲式廁所,小男生的便斗也比較高,父母可藉機指導孩子如何放好雙腳、抓好「角度」與「方向」,掌握最佳「噓噓」與「嗯嗯」位置,並示範如何才不會弄髒地面與衣褲。
此外,放學時間人車雜沓,務必與孩子確認接送地點。若孩子走路上學,最好帶著孩子多走幾遍上下學安全路線,遵守交通號誌,儘量多走人行道或騎樓,別貪圖快速而鑽入偏僻小巷。
法寶三:遊戲器材,注意安全
許多學校健康中心都發現,低年級最常因遊樂器材使用不當,導致發生瘀傷、跌傷、撞傷的比率最高。帶孩子熟悉校園遊樂場時,家長可示範正確玩法,提醒孩子玩盪鞦韆時手要抓緊、不要還沒停好就跳下來;玩滑溜梯時不可頭下腳上或站著溜;與他人玩翹翹板時,不可在動態的板上行走,也不能突然跳開讓另一邊友伴掉下來。
法寶四:打敗起床氣,吃頓好早餐
如何讓孩子順利在七點五十分前進校門?除了「全家總動員」調整生理時鐘,家長還可與孩子一起制定「作息時間表」與「獎懲規則」。幼稚園經常使用的「集點獎勵」制度,對小一生依然很有魅力。
開學前,父母可陪著孩子思考:以後每天晚上有多少事情必須完成?做這些事需花多少時間?讓孩子自己制定時間表,並透過貫徹獎懲規則,達到早睡早起目的。
小孩作息深受大人影響,夜貓族父母也應嘗試調整作息。可先陪孩子入睡,再起床繼續處理未完成的事,不僅創造睡前相處時間,也避免孩子跟著父母晚睡,錯過優質早餐時間。好好坐在餐桌旁,從容吃頓富含優質蛋白質的早餐,是父母可提供給孩子的最佳學習武器。
法寶五:生活自理能力,最重要
「台灣家長都太重視課業學習,忽略了生活自理能力」,不只一位低年級導師如此感慨。從書包書桌整理到衣著整齊清潔,都是小一學生在學校必須面對的「生活功課」,父母在家應把練習機會還給孩子。
如學校課桌抽屜,孩子經常塞得亂七八糟,可透過「書背朝自己,大書住下面、小書住上面」的置物原則,以及教孩子找書時掌握「整疊拉出一半,抽出需要的那本」等小訣竅,讓抽屜井然有序。櫃子裡面也可放一個小籃子,指導孩子將小文具放籃內、大物品放籃外排好。
保持座位整潔,在家也能先訓練。有些學校會讓孩子負責班上或座位周遭打掃工作,若在家裡有練習拿掃把的角度與力道,掃地就不會變成「揮掃把」。中午用餐後課桌難免油膩,若在家就曾練習扭轉濕抹布,清潔課桌面就能游刃有餘。
法寶六:等待與耐性,需同步成長
幼稚園到小學,也是從「立即獲得」到「學習等待」的過程。
幼稚園有兩位老師,較能周全顧及全班情緒;但小學每班通常僅一位老師掌控,孩子必須學習有耐性「等待」老師幫忙。父母可每天花十分鐘,讓孩子練習「坐在座位上,做自己喜歡的事」,數週後漸次增加至二十分鐘,至少以三十分鐘為目標。
要改變幼小孩子行為,可掌握以下步驟:一,一次只改一件事情;二,有進步就記錄、給予獎勵;三,一開始採取低標,隨熟練度提高可提高標準;四,一項行為改好後再換下一個。父母要有至少兩星期到數月的長期抗戰心理準備,中途停止就前功盡棄了。
先跑未必先贏,學習態度更重要
一年級是正規義務教育的起步,孩子必須開始跟著教科書進度,專心聽講學習。為協助低年級孩子建立良好學習習慣,多位專家建議父母運用以下訣竅,幫助孩子減少減少學習過程的挫折與不適應。
訣竅一:購置學用品,重安全實用
「自己的」新書包、「我的」新鉛筆盒,都可增強上學的期待感。但父母在購買學用品時,不能任憑孩子喜好,也須留意實用與安全性。
.鉛筆:小肌肉不夠發達的孩子,可從HB三角鉛筆開始練習,之後再慢慢轉用六角與圓形鉛筆。也可透過握筆器,建立正確握筆姿勢。小一生還不太能掌控握筆力道,不建議使用自動鉛筆。
.色鉛筆或彩虹筆:留意是否容易塗抹上色,彩虹筆則須容易抽換顏色。
.橡皮擦:忌選複雜造型,以白色軟性橡皮擦為佳。
.尺:不要太厚或太長,儘量選擇透明材質,方便對準目視。
.鉛筆盒:花俏機關不宜太多,以免上課把玩分心,大小要能裝入筆與尺。
.美術用品:體積龐大的組合式用品,會佔據整個桌面,最好分項購買。若使用姓名貼,每枝蠟筆或色筆各貼一張,會比只貼在盒上有效降低遺失機率。
訣竅二:功能性書包,須搭配正確收納習慣
拉桿式書包上下樓不易,容易絆倒自己或他人,對小一生暗藏危險,多數老師仍推薦傳統雙背帶式書包。購買時千萬別只看圖案,最好能先試背,留意是否隔層分明、輕巧實用、密合防雨,以及能否容納大開本書籍等。
現代父母重視孩童發育,講求人體工學的功能性書包順勢崛起。要注意的是,再好的書包也要搭配良好使用習慣,才能發揮作用。例如書包底部儘量貼近尾椎,最好有可調式插扣腰帶減輕肩膀壓力。書包連同書本重量,不宜超過體重的一五%,愈厚重的書本應該愈貼近背部擺放,並加以固定避免晃動。若書包一側放了裝水水壺,另一側最好也放些物品平衡,避免受力不均。
訣竅三:水壺餐具,留意耐熱標示
若水壺的材質有問題,或設計不良難以清洗,反而容易成為病菌滋生溫床。購買時須留意標示材質的三角形內數字,編號二號與五號可耐熱到沸點以上,多用來製作奶瓶或微波容器,較穩定安全。市售的寶特瓶、瓶裝水罐,容易因悶熱而釋放化學物質,應該避免。
訣竅四:坐姿與執筆姿勢,護眼關鍵
根據教育部九十七學年度統計,小一近視率為二八%,小三增為四三%,到小六更超過六成。這與孩子寫字時習慣筆桿前傾、彎腰駝背、坐姿不良有很大關係。
以握筆姿勢來說,父母可掌握「大姆指與食指夾住筆桿,中指在筆桿下當靠山,無名指與小指併攏」的原則,離筆尖約三公分,讓筆桿自然落在虎口。
訣竅五:建立閱讀與訂正習慣
一年級課業不會太難,多位老師都認為,與其讓孩子花很多時間寫評量,不如及早培養閱讀習慣,更有建設性。尤其語文能力高低,會連帶影響其他科目,例如數學應用題,就必須以足夠的文字理解力為基礎。
不只一位老師指出,良好的訂正習慣,要從低年級培養。家長檢查作業時,可往前檢查孩子是否確實訂正,並讓孩子說出前後差異何在,避免一錯再錯。
訣竅六:注音符號,並非認國字的基礎
注音與國字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符號系統。許多研究都指出,孩子不需先學會注音才能辨認國字,與後續的學習適應狀況也沒有直接關聯,家長不必過於擔憂。若仍希望孩子能提早學習注音符號,則需留意方法,免得打壞學習胃口。
常見讓孩子從ㄅㄆㄇㄈ背到ㄢㄣㄤㄥ,然後從中間隨便指一個問孩子「這怎麼唸」的方式,不僅枯燥沒效率,也容易陷入「不從頭開始背就回答不出來」的窘境。可以透過有注音的童書問孩子:「這頁哪些字有ㄅ?哪些字有ㄛ?」或讓好動的孩子以身體「扭」出注音符號。
系統性的拼音,最好還是等老師教。現在學校都是先拼下面兩個韻符,再搭最上面聲符發音,如「點」(ㄉㄧㄢˇ),會先拼ㄧㄢˇ,再加上ㄉ音。此外,有些注音符號發音近似,如ㄛ與ㄡ(ㄡ有ㄨ的音),ㄝ與ㄟ(ㄟ有ㄧ的音),ㄣ與ㄥ(發ㄣ音口腔較扁平),家長指導孩子時要留意正確性,以免日後反而得費時矯正。
訣竅七:數學培養「量感」,背誦前先理解
有些孩子入學前就開始背數字或乘法表,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具備數字與數量關係的「量感」。平常吃葡萄或荔枝時,可以一顆顆拿給孩子並數出數字,讓數字與數量相互對應。太早背誦而不了解意義,對孩子的數學能力並無幫助。
量感建立後,家長可透過「輪流」與「先順背再倒背」的技巧,讓孩子熟悉數字。例如上樓梯時一人唸一個數字,從一慢慢開始正數;順著數很熟悉後,再輪流練習倒數,都有助低年級的數學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