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8月26日 星期五

孩子不是「不好」,只是「還沒準備好」,父母的安定,將是孩子最沉穩的依靠

 

孩子不是「不好」,只是「還沒準備好」,父母的安定,將是孩子最沉穩的依靠

9月,對大部份的人來說,不過是日曆的更替,但對小一新鮮人的爸媽來說,內心交雜著期待與擔心。看著孩子逐漸長大,進入全新的學習階段,承擔著不安,放手讓孩子去體驗更寬廣的世界,是一種很難的愛,也是一種夠好的愛。

給小一新鮮人爸媽:你的安定,將是孩子最沉穩的依靠

Shutterstock

再過幾天就是9月了,對大部份的人來說,是日曆的更替;而對小一新鮮人的爸媽來說,是什麼呢?

是期待,期待孩子在知識面的成長

你開始購入協助孩子學習時需要的書籍與文具,你或許會想著注音符號的書寫你是相當有把握,但你仍忍不住在手心寫下「ㄅ」,確認一下筆順是否與現在的教學一致。你期待,孩子即將在知識面踏上新的領域,而你也期待自己是孩子能放心檢索的地圖。

是盼望,盼望孩子在社交面的拓展

新學期的分班已經確立,你聽說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,會想要去找幼稚園同班、小學也同校的朋友一起玩,所以你嘗試探聽幼稚園的同學是否有同班;你想著新的班級是否也有友善的同學;你觀察社區已經上小學的小朋友們,都在玩什麼遊戲。你盼望,孩子即將在社交面開啟嶄新的連結,而你也盼望自己是孩子不離不棄的夥伴。

是規劃,規劃孩子在生活面的獨立

小學一年級,彷彿是一個新的身份認同。你看過許多教養書,常以「學齡前」、「學齡後」做為區分,而小一就是一個明確的分水嶺。你猜想著,小一了,要自己睡覺嗎?於是你一邊摺棉被,一邊整理出一個可以獨立睡覺的位置。小一了,要自己整理書包嗎?於是你一邊清出書桌的空間,一邊在牆上貼上便利貼,寫著要放在書包的東西,寫著回家要做的事情。你規劃,孩子即將在生活面脫下稚氣的外衣,而你也規劃自己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。

是擔心,擔心孩子適應時面對挫敗

僅管孩子會熟練的說「ㄅ,爸爸的ㄅ」,但孩子的ㄆ還有ㄡ還是會搞混,ㄢ跟ㄤ還是分不清楚,你不禁擔心孩子能否跟上學校的速度。僅管孩子在開學前,跟同齡孩子打成一片,但是當你聽到孩子被告狀時,不禁擔心孩子能否遵守遊戲的規則。你擔心,孩子可能在適應期需要迎向風雨,而你也擔心孩子是否知道,你是他隨時可以停靠的港灣。

也或許是等待,等待孩子在心靈面的成熟;也或許是未知,未知孩子如何解決生活難題。各種感受,盡是父母愛的別稱,而我試著用「心態」(mindset)去承接這些感受。

心態由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‧杜維克(Carol S. Dweck)博士所提出,她研究出擁有「定型心態」的人,相信成果只能二分為成功或失敗,她比喻『在定型心態下,你不是一個在製品,你是成品。成品必須保護自己,成品只會悲嘆、歸咎,就是不會設法掌控情況』。而擁有「成長心態」的人,則相信藉由努力、持續累積經驗、整合他人的幫助,可以不斷的改變與成長。其核心概念是「還沒」(not yet),不是做不到,只是還沒做到。

再過幾天就是9月了,小一新鮮人的爸爸媽媽們,總覺得自己準備不夠嗎?讓我們一起,在工作忙碌了一天,家務整理完的時刻,在那夜深人靜以後,或孩子還停留在好夢的天光之前,透過以下三個步驟,協助自己安定下來:

 1.以平衡的觀點觀察自己內在的想法與感受,不嘗試否認或放大,讓它們像流水一樣經過。

 2.觀察身邊許多小一新鮮人的爸爸媽媽們,發現你並非一個人承擔各種情緒的交疊,大家正並行在這條路上前進。

 3.善待孩子與自己,也許開學的前夕,文具仍不齊全,房間仍亂成一團,別急著論定誰的懶惰與貪玩,我們現在知道並非只有「準備好了」與「沒準備好」。面對挫折與不足,請試著保持溫暖與接納,或許我們可以輕聲的安撫孩子與自己「慢慢來,只是『not yet』」。

如果你是小一新鮮人的爸爸媽媽,而你正經歷各種情緒,不妨按著步驟嘗試。

你可以相信,你的安定,將是孩子最沉穩的依靠。(原文由作者王佑筠臨床心理師和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粉絲頁授權)


作者簡介|

王佑筠臨床心理師。 現任:新田及初色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、桃園特教團隊臨床心理師。專長: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,親職諮詢/親子溝通,自閉症幼兒家長訓練。